Google
 

音樂分享 - 「君がいるから」by 江口一聲

顯示具有 Lif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Lif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

GMO =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 基因改造生物

Source Address : http://nature.ca/genome/03/d/30/03d_31_e.cfm

What is a GMO?

A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 is a plant, animal or microorganism whose genetic code has been altered, subtracted, or added (either from the same species or a different species) in order to give it characteristics that it does not have naturally.
(基因改造生物可以是植物、動物或微生物,而這些生物的基因可能替換或是移除或加入了同物種或不同物種的基因,從而改變它們,讓它們擁有生不俱來的特性。)

Scientists can now transfer genes between species that otherwise would be incapable of mating, for example, a goat and a spider. This is what we call transgenesi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such manipulations on both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while some see GMOs as the way to the future, others believe that scientists have gone too far, tinkering with the essence of life.
(現在的科學已經可以做到不同物種之間(無法交配授精)的基因移植,比如說 羊與蜘蛛,此稱之為 transgenesis 。這些基改長期下來對於人與環境將可能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目前所知不多。有一部份的人認為 GMOs 是將來發展的方向,但也有另一部份人認為這樣的科學發展太過激進,違反了生命的原生構成要素,恐有不好的影響。)


These goats have a gene of the Orb spider. They produce spider silk in their milk.
(擁有 Orb spider 基因的羊,它們分泌的乳汁裏也含有蜘蛛的絲。)

spider : 蜘蛛 (電影 spider man : 蜘蛛人)
不知道什麼是 Orb spider … 我用 google 找了一下,好像有人翻作 球蛛 。


我也用 google video 找到了它們的影片…
http://video.google.com/videosearch?q=Orb+spider

也 找了 orb spider 的圖
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um=1&hl=en&lr=lang_zh-CN%7Clang_zh-TW%7Clang_en%7Clang_ja&newwindow=1&rls=%3A%3A&q=Orb+Spider&btnG=Search+Images

另外還有
蜘蛛絲的奧秘
台灣科技大學 - 纖維及高分子學系 - 梁雅卿

(蜘蛛不是昆蟲哦,蜘蛛是節肢動物哦,是好的生物,不是害蟲,可以為家裏抓小蟲、蚊子之類的吃,只是結的網看了比較不乾淨~ 不過我倒是認為還蠻藝術的啦~)


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轉貼] 張三丰 - 生命的覺者

原文 蝴蝶谷半仙 - 張三丰 - 生命的覺者

◆ 問診 ◆

   吳乙峰的紀錄片作品〈生命〉,以三年的時間,深刻地觀察九二一大地震後的災民家屬,在失去父母、兒女、兄弟、朋友之後,經過痛苦與哀傷,重新出發,展現了屬於「人」的強大生命力。

  「能經天磨方鐵漢」,愈能從石縫中蹦出的小草,愈能展現生命的韌性。能從大災難中重新站起來,當然是令人感動的生命力;若將生命力推到極致,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命中沒有任何執著與禁錮,內觀而能覺察,只要情緒上有衝突,肉體上有病痛,必是信念、思維或行為需要另闢蹊徑的時刻。或放下執著,或尋覓新法,愈能身心自在,在娑婆世界中,就愈能身心安頓。

  武當派祖師爺張三丰,就是「生命達人」,將「人生」遊戲玩得自由自在。張三丰是覺者,覺者不是沒有情緒,而是情緒來時能內省衝突所在;覺者不是沒有病痛,而是病痛來時能內觀矛盾來由,因而活出自己喜悅的人生

  張三丰是「情緒遊戲大師」,他不是一顆可以被外境情緒等力量,硬扭成臘腸狗、大章魚而無力反抗的氣球,他是一顆「QQ彈力球」,可以將能量隨時釋放。俞岱巖遭大力金剛指傷成癱瘓,張三丰滿腔悲憤,卻未將憤怒的力量拿來砸盤子、踢小狗、扁出氣娃娃,當然更不會以負面力量來攻擊他人,而是真正的「化悲憤為力量」,將這股憤懣之力加以導引,創造出「倚天屠龍二十四字」絕頂書法武功。面對張翠山夫妻自盡,張無忌又中了玄冥神掌,哀慟逾恆的張三丰可不會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套鬼話,逼迫自己「節哀順變」壓制悲傷,一代大師老淚縱橫,真情流露:「我活到一百歲有什麼用?武當派名震天下又有什麼用?」將哀傷能量適時釋放。

  面對生命中的種種事件,更可發現「生命達人」的強韌生命力,一但違心逆心,生命馬上轉彎,比《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中的小老鼠還要靈活。少年時的張三丰,原本要到郭靖的公司當個小職員,在聽到鄉間夫婦說「男兒當自強」之後,馬上自行創業,辦一家規模更大的「武當武學公司」。張翠山甘冒武林大不韙,娶天鷹教教主之女殷素素為妻,張三丰告訴他「選人不選黨」:「正派弟子倘若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閉關苦修後,原本想以太極拳與太極劍彰之「武林史記」,被剛相拳傷嘔血,馬上想起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執著,認為何必留個虛名,讓後代學生痛苦背誦?武當派、太極拳存不存、傳不傳又有什麼關係?「武當金孫」宋青書誤行歹路,死在他面前,那也不打緊,換人繼承,武當派總能活下去。每經過一個事件,就讓張三丰更加氣量恢弘;每遭遇一次挫折,就讓張三丰更加心胸寬容。人生的氣度與彈性,在歲月中愈磨愈完美。

◆ 徵狀 ◆

  在生命的無常變動中,張三丰以靈活應萬變,將人生的無限可能性展現得「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心靈如此豐盈,大概連小感冒都難得,大限來時,也能無疾而終。

◆ 處方 ◆

  我們可以從張三丰身上學到「心靈處方箋」,除了學習晨間太極拳,也需多多內觀自我、檢視信念,隨時調整自己,保持在靈活飽滿的狀態。當正面能量遠遠多於負面能量,人生自當常住「恩寵狀態」之中。


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

[轉貼] ◆ YouTube公佈首屆「YouTube秀台灣」原創影片競賽得獎作品

原文網址 D-Cross : http://www.d-cross.com/TB_C3.asp?SB_ID=5998&TB=TB_3&SB_FTYPE=

2008年1月19日,台北 – 讓使用者搜尋、觀看及分享原創製作影片的全球最熱門線上影音社群 YouTubeTM ,今天宣布「YouTube秀台灣」原創影片競賽結果。在這次比賽中,台灣用戶展現出滿滿的熱情與活力,至去年12月18日交件截止日為止,共交出了152部影片。根據比賽結果,共有62位參賽者創作的70部短片得獎,29部短片是從「完整影片」項目脫穎而出;而41部短片則由「精采短片」項目中選出。每位得獎者各獲得乙台數位攝影機。此次參賽作品的主題包羅萬象,但藉由YouTube平台,均能夠忠實地向世界展現出台灣人眼中的本土特有文化、人文生活、與精神。一支由41支獲獎完整短片及一支由41支精采短片剪輯而成的「YouTube秀台灣錦輯」已上傳到台灣首頁www.youtube.com.tw

本屆影片依據四個面向進行評分,包括原創性(25%)、切題性(25%)、技術性(25%),以及整體表現(25%)等。此次比賽由五位在商業藝術領域或學術界皆佔有一席之地的傑出人士擔任評審,包括知名MV導演鄺盛、電影導演鄭芬芬、劇場導演杜思慧、臺灣媒體科技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創始人李天鐸教授、以及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林純德。

今天共有約200位參賽者與來賓蒞臨「YouTube秀台灣頒獎Party」活動現場。YouTube亦在今日頒發獎品給各位得獎者,並精心為各位參賽者與來賓設計各類拍片達人趣味講座,讓大家可以互相分享其創作靈感來源與YouTube中文版使用經驗,以及學習如何以不侵犯版權的方式,製作與剪輯影片,以及選擇音樂與配音。

YouTube台灣網站不僅是一個提供更具創意以及在地相關內容的平台,更將促進在地情感連結與經驗分享視為重要使命。自去年10月18日繁體中文版上線以來,YouTube使用者透過上傳影音的方式表達每個人心中的台灣之美。上述影片激發的不僅是使用者之間對於在文化的討論和心情的分享,也同時反映出使用者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情與珍惜。

得獎影片精選

爆米香 –這段製作爆米香的短片是由一位62歲、且曾經從事繪畫與創業,目前擔任剪接師與房地產仲介員的老先生所拍攝的。這支爆米香短片是他在YouTube上80支影片的其中之一。傳統的爆米香小販通常是騎著三輪車到夜市做生意。這支影片忠實呈現了正在沒落中的傳統爆米香製作過程,讓許多人回想起了許多難忘的童年回憶。影片連結:http://tw.youtube.com/watch?v=dAT8jZCP8dc

061:「網友 TEAMJGY 另外對爆米香及米麩做了說明,說的超讚的啦!!」

TEAMJGY:「小時候隔壁就是在爆米香及做米麩,他的原理不是因高溫而使米爆開,而是加溫使米烘熟及讓容器內產生高壓,瞬間釋放出壓力,而使米 澎漲開來,有點像爆玉米花,但米無玉米的堅硬外殼,能使內部產生壓力,所以要用高壓容器來加熱產生高壓。爆米香後,再加以研磨成粉狀,就成了米麩了,是以前小兒除母奶外的副食品。 」


台中山腳貓單車隊-騎屏東破百里之旅 – 這支自行車隊於2004年9月由一群想要健康又想通勤的中部車友所組成的。這群快樂的單車人化語言為實際行動,鼓勵大家騎鐵馬,一起來提昇環境品質。這支衝破百里的短片,不僅紀錄了台灣自然環境之美,並讓大家了解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這支車隊自從YouTube台灣版上線之後,開始運用影片、以輕鬆、樂活的方式記錄台灣各地美景,並寫下他們獨有的單車日記。影片連結:http://tw.youtube.com/watch?v=GuA_Z7kgDHE

泰雅勇士 – 台灣泰雅族的傳統中,男子要外出狩獵,女子要耕作織布,但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泰雅勇士呢?這支影片是由一位長期貢獻時間精力、致力於紀錄泰雅文化的傳播系研究生所拍攝的,希望藉由小朋友的純真、可愛,來傳達台灣泰雅族的母系社會特質。此外,他平常更藉由自身專長,教導泰雅族小朋友如何以動態影像,來真實紀錄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YouTube上的另一支影片「我的家庭」,就是以小朋友的日記為故事腳本,讓小朋友自己拍攝、剪輯而成的作品。影片連結:http://tw.youtube.com/watch?v=t2_UGZ0fHrI

敢鬥 – 這支短片是一支拍攝中的紀錄片之其中一段,掌鏡者為一位大學職員。內容在講述一個從出生就只有獨臂的少年,堅信可以做到任何正常人能做到的事,他以速度與靈活的技巧克服先天上的不足,努力成為劍道選手,並在每一場的比賽中,展現了強韌的戰鬥力,傳達出劍道的武士精神。影片連結:http://tw.youtube.com/watch?v=m2gsBdLGu30

關於YouTube

YouTubeTM (YouTube, LLC)是目前全球最熱門的線上影音社群,提供數百萬的使用者搜尋,觀看及分享原創製作的影片。YouTube讓人們可透過線上討論平台互相激發靈感、提供資訊,進而與全球各地的人連結。同時,YouTube亦是各種內容原創者與廣告商的宣傳平台。YouTube為Google Inc.的子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布魯諾市。



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道3] 啟發我們的思想的好文章

跟大家分享。

人間歷史 讓遠在天邊的,近在眼前

061:「這個部落格,內容非常棒,從古時故事,啟發我們的思想。」


蝴蝶谷半仙 王二指
http://jinyong.ylib.com.tw/works/v1.0/works/butterfly.asp

061:「這位半仙在現今社會中的職業是位醫生,他以醫生看病的角度,問診金庸筆下角色的個性,說其徵狀,並開以處方,戒慎我們勿同而犯之或代其找出解決之道。」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單車進行曲

061:「我現在也是騎腳踏車上下班哦~ 雖然單趟只有短短的2km 哈~ 現在的目標是假日可以騎到淡水去~」


↑ 練習曲 (Island Etude, 2006)

陳懷恩導演、2007/04/27 上映

大學就要畢業的明相騎上自行車,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程,逆時針的環島路 線、東岸到西岸的逆風行,一路所遇見的人與景,交織相扣,譜出生命的和弦。

他先是遇到了藉由影像製造夢想的工作者,專心一意的,想將太平洋的風捕捉入鏡。在花蓮海邊遇見來自立陶宛的年輕女孩,她說她的國家沒有山。旅程中寂寞的時候,他在海邊彈著吉他,伴著月色和海潮聲,以大地為床,就地而眠。肚子餓的時候,和租遊覽車一邊抗議工廠倒閉一邊旅遊的工廠女工分享便當。疲累的時候,他停駐外公外婆家,一聲「阿公、阿嬤 」喚起許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遺忘已久的血肉親情......

回到高雄,旅程結束,回憶卻正要開始。十二段精彩的偶遇,是明相難以忘懷的生命滋味。 停好一路相隨的單車,打開電腦,拿起吉它,明相輕輕地彈奏起屬於他的生命練習曲...


↑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單車進行曲
你是開車、騎摩托車,還是坐公車去上班呢?如果要你騎單車上班,會不會是一種酷刑?但仔細瞧瞧,你會發現城市裡的單車族越來越多了!單車族群想要在城市裡快樂地騎車,但是都市叢林處處是危機。單車族要如何化險為夷,在汽機車的夾殺中,打造一種不同的城市風 景呢?


公共電視 - 外籍配偶生育保健系列

公共電視─「外籍配偶生育保健系列」

061:「公共電視的有些節目,真的很讚,我蠻喜歡的。」

公共電視頻道 in Youtube (可線上觀看公共電視已上傳的全部影片) : http://www.youtube.com/profile_videos?user=pts&p=r

公共電視官方網站 : http://www.pts.org.tw/



↑ 01新手爸媽照過來-認識孕前健檢和避孕法
認識計劃生育和調節生育的重要性。從在衛生所工作的越南籍通譯員陳氏碧泉生活中接觸的人事物出發,以戲劇搭配專家訪談的方式,教導準媽媽認識最佳生育的時間點、兩胎的間隔、婚後孕前健檢和各種避孕方式、效果和注意事項,包括保險套、口服避孕藥、子宮內避孕 器和結紮。


↑ 02懷孕保健沒問題-懷孕時如何照顧好自己
認識懷孕期間的保健常識。以戲劇融合教學的手法,從兩位越南籍準媽媽小貞和映鸞懷孕的過程中,帶領觀眾認識懷孕徵狀、定期產前檢查和先生陪同產檢的重要性、孕期注意事項和不適症狀、孕期營養和運動的重要、危險姙娠徵候和早產防治,並學習尊重新移民女性原生文化的孕期飲食。


↑ 03寶貝來了真歡喜-認識產兆和新生兒照護
這一集為準媽咪們介紹認識辨識「產兆」,以及產後母嬰的衛生照顧。以戲劇情境搭配專家 訪談的方式讓準媽咪們認識產兆、生產的方式和歷程、台灣及東南亞國家坐月子的觀念、新 生兒沐浴方法和臍帶護理,讓新手媽媽在成為母親時能夠從容不迫,照顧好自己和寶寶的健 康。


↑ 04哺餵寶寶真趣味-認識哺乳和嬰兒副食品
這一集為媽咪們介紹哺餵嬰幼兒的方法和常識。生孩子不容易,養孩子更是不簡單,本集透過戲劇的方式呈現母乳的優點、哺乳的技巧、母乳的保存方式以及嬰幼兒副食品的準備,寶寶幾個月能吃什麼、如何調配適合嬰幼兒吸食咀嚼的副食品,為每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媽媽提 供如何哺餵嬰幼兒最健康的新知。


2008年1月12日 星期六

大話新聞 2008-01-10 專訪謝長廷


大話新聞 2008-01-10 專訪謝長廷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真=近道 [知道 2]

前天我遇到一對母女,小妹妹的年紀應該是在讀幼稚園,小妹妹正在哭。

媽媽很生氣的斥責說:「我回家把你的衣物收一收 ,妳搬去xxx 家住好了,不要當我們家的孩子了。」

小孩是邊哭邊搖頭,看著媽媽祈憐得說:「不要~~~」

那對母女 針對那個媽媽 我想到2句話
1. 不知道是您比較懂事? 還是孩子比較懂事?
2. 您是在處理這件事? 還是在處理您的情緒?

大家怎麼看待一件事? 是用情緒在反應處理? 還是會動腦想想看該怎麼說? 怎麼做? 比較好?

個性或者說是自我,是從一出生開始,就跟隨著我長大的,一個人也許想不出解決事情的辨法,但多半能夠對事物有此感覺,而這份感覺,就是自我的反應。

有個詞叫 偏見 ,所謂偏見多半是指 某人僅以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而不願意聽別人說的話。 這不原意聽別人的話,可以放大解釋為 等同不願意去了解事物的真相 ,當你不了解事物的真相時,你能夠找出真正的原因? 想出正確的解決辨法嗎?

自我 的因,多半會結成 偏見 的果,少一點自我,多一點事實,有助我們看清楚事物。

事實 可以說是 真,越真時,就越接近事實,就越能想出正確的對應辨法,也就更合於 道 。

少自我、多觀察、多思考,不用理會什麼道不道的,只要 求真 就好了,真+思考 = 近道。


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轉貼] 縫縫補補的婚姻

原文: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有一次上「新聞挖挖哇」,于美人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挺生動:「哪一段婚姻,不是縫縫補補的呢?」

我心中暗暗接上的一句是:「更多的婚姻,都是千瘡百孔的呀!」

算一算,我結婚整整十一年,要邁入第十二個年頭了。在這其中,我們吵過架、打過架;吵外遇、鬧離婚;有甜蜜思念、也有苦澀委屈;生下了小孩、也拿過小孩…… ,就是這樣的酸甜苦辣,倒也過了這麼些年。

婚姻到底是什麼?我經常問自己。

我看到過、參與過的婚姻,其實只有我父母的。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對婚姻的憧憬或是破滅,總是由自己的父母開始。我的公婆在我們婚前就已經離婚了,雖然,婆這些年來總是盼望著破鏡重圓。

在我心目中,我爸爸媽媽可以算是幸福的一對。雖然爸爸脾氣暴躁,每次一發起脾氣來總是大吼小叫,讓我們覺得媽媽很可憐;但是,爸爸的脾氣來得快、去得快,每次吵架的隔天,總會看到爸爸在家扮小丑,嘻皮笑臉的討媽媽歡心。也因此,他們的吵架經常像是一齣齣鬧劇。

大概在我小一的年紀吧!有一次他們吵架,我媽一邊哭一邊在房間整理行李,說要帶我去台北。爸爸坐在客廳裡,明明頭上在冒煙,卻還屏氣凝神的在看書。幼小的我很緊張,在房間與客廳來來回回的跑著,一邊跟爸爸報告:「媽媽已經在收衣服了!」
「媽媽在裝箱子了!」「媽媽要去台北不回來了!」一邊跟媽媽哀求:「媽媽,妳不要走啦!」可是,兩個人都不為所動,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正當我哭哭啼啼的跟在媽媽後面,眼看著媽媽提著行李箱要走出大門時,那個坐在客廳裡看書、沈默的老爸,忽然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攔在媽媽前面,身高比媽媽高 20幾公分的爸爸,不知道什麼時候,左手已經拿好釘鎚、右手拿著釘子,雙手一 伸、越過了媽媽的頭頂,把我家的大門「砰砰砰」的釘了起來!

矮小的我躲在門下,楞了半晌,然後破涕為笑。雖然我搞不清楚他們為什麼吵架,但我覺得爸爸真是厲害,他把門釘起來媽媽就走不了了!他怎麼想得到這一招呢?我媽媽也是一臉的驚愕,然後在門前忍不住就笑起來了。

當然,隔天,門上的釘子就拔掉了,但是我家門上那兩個小洞,足足讓我們談論了好多年!

後來我們搬了家,又有一年,在我高中時,有一次週末回家,弟弟得意的把掛在門上的西裝移開,向我展示門上的另一個大洞。

不用說,那又是一次我爸媽吵架的痕跡。原來,起因只是因為爸爸在院子裡,風把門吹得反鎖了,他一直叫我媽,我媽在樓上卻沒聽到。爸爸一發火,去工具房取了鐵鎚,把門敲破一個大洞!後來,我弟弟還領著巷子裡的小朋友,排隊前來我家觀賞「門上大洞」之奇觀!

長大之後,我跟媽媽經常閒聊,有時候,她會跟我抱怨,父親又胡亂發脾氣,氣得她很想在外面買一個小套房,老了之後一個人搬出去住。可是,當兩個人一起出去看表演、爸爸牽著她的手陪她在社區裡面一圈又一圈的散步時,媽媽又會帶著像小女孩崇拜偶像一樣的神情對我說:「妳爸爸除了脾氣壞,什麼都好!他很有骨氣、很聰明、又有學問,以前追我的男人,沒有一個比得上妳爸爸!」

爸爸媽媽吵吵好好的渡過了30多年的婚姻,媽媽在 55歲那年病逝。

媽媽過世之前,在醫院住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那段時間,我親眼見到,爸爸每天下班後就直接到醫院去,親手餵媽媽吃飯、更衣、按摩、如廁、餵藥,兩百多個日子,沒有一天間斷。媽媽過世之後,爸爸買了一對骨灰罈,每天在家裡整理媽媽生前的遺物。
我們把桃園的大房子賣了,爸爸扛了好幾麻袋的遺物回來,他把媽媽手寫的每一張紙條、照片,用本子一本一本的貼起來。

終日消沈的爸爸對我說,他是念科學的,不相信有鬼神,媽媽走了,他也不知道他活著還有什麼樂趣。一度我很擔心,怕他有什麼萬一。

還好,後來,爸爸又遇到了阿姨。兩個失去了老伴的人,互相有了傾訴的對象,枯萎的靈魂又再度的復活。我跟弟弟妹妹,都很感激阿姨的出現,認為那是在天上的媽媽保佑,不忍心看到爸爸如此痛苦,所以把阿姨帶到他的身邊。

然而,脾氣暴躁的爸爸,這回依然改不了他的個性,兩個人一吵起架來也是個天崩地裂,有時候我忍不住勸他們:「都這樣的年紀了,還有什麼好吵的呢?」偏偏兩人還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可是,吵著吵著,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爸爸的第二段婚姻、兩個不完整家庭的重新組合,也堂堂邁入了五個年頭。

我遺傳了爸爸的火爆脾氣。雖然我是女生,但一發飆起來,誇張衝動之行為,比起我爸爸來,不遑多讓。就跟我媽媽一樣,我先生是個笑口常開、樂觀開朗的好脾氣先生。也因此,我們的婚姻,也是一樣的吵吵好好,需要常常縫縫補補。

婚前同居時,媽媽一直覺得丟臉,頻頻要我趕快結婚,以免每次大樓的管理員問她「妳的兒子、女兒」時,媽媽都覺得不知該怎麼解釋。媽媽對我說:「一個願意幫妳洗衣服、洗碗的男人,妳還要挑剔什麼呢?」我心想,反正結了婚也還是可以離婚,也沒什麼好怕的!於是,我就為了「給樓下管理員一個解釋」而結婚了!

婚姻到底是什麼?結婚後的每一年,我都不停的在問我自己。

婚姻到底是為了製造出兩個像我們的小孩?還是為了要一起存錢買房子?

婚姻是因為相愛的兩個人想要一輩子在一起?還是只是因為怕老了之後沒有人照顧自己?

婚姻是為了保障彼此合法安全的性愛?還是下班之後有一個家?

婚姻是彼此的心甘情願?還是彼此不得已的責任?是彼此的承諾?還是彼此的約束?是彼此的依靠?還是彼此的負擔?是彼此的親情?還是彼此的愛情?

我一直都想不太出答案。

有一次我在「國光幫幫忙」形容,婚姻就是兩個走在鋼索上的男女,必須要有危險的恐怖平衡,才能繼續的下去。狄鶯對此非常不以為然,她認為老公的愛就是婚姻必要存在的全部。我反駁她:「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一輩子只愛一個人,除非那個人很短命。」我不認為婚姻裡應該沒有任何的誘惑、犯錯,我也不認為婚姻裡應該沒有任何的失望、苦澀。

要維持婚姻最簡單、也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想要維持這段婚姻。

無論是婆媳不和也好、外遇緋聞也罷,打架動粗、或是沒有子嗣,讓婚姻不能持續下去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其中一方不再想要這段婚姻。否則都還可以持續下去。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偶爾會想不起對方的好處,只覺得他現在缺點一籮筐。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偶爾會忘記對方婚前的樣子,只記得他現在的禿頭大腹。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常常會不耐煩聽他的話,只因為他說的話妳都知道。

只是,結婚十多年了,妳常常會不在意他在做什麼,只因為反正他也搞不出什麼名堂。

妳忘了,現在被妳嫌棄的他的父母,正是調教出妳當初愛戀男人的推手。

妳忘了,現在被妳討厭的他的沈默,正是當年吸引妳的穩重。

妳忘了,現在被妳抱怨的他的冷漠,正是因為妳的不在意。

你也忘了,現在被你嫌棄的她的多話,正是當年你被吸引的熱情。

你也忘了,現在她的樣子邋遢,正是因為她在為你養兒育女。

你別忘了,現在她雖然不復從前的浪漫,但是她卻是你最忠實的伴侶。

我還是不懂婚姻的真諦。

但是,我還是希望在我又病又醜又老又臭的時候,有一個人願意,牽著我的手。
就像,我爸爸對我媽媽那樣。

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

[轉貼]ZDNet blog - 當我收到會議通知時

ZDNet blog - 當我收到會議通知時
2007/10/23 05:00

看了 Ada 寫的【舉行一場有效的會議】,讓我挺欣賞的。尤其是一句:

讓議題用自己所期望的方式去進行,但是責任需由大家一起來承擔。

忍不住哈哈大笑,真想為 Ada 鼓鼓掌!

我是 Meeting Animal ,常常一天的生活就是在一場接一場的會議中渡過。想要不開會,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像 Ada 一樣,想想怎麼把會給開好,生活才會愉快,不是嗎?

但是,自己把會開好還是不夠,因為還是有很多人,會找我去開無效的會議。因此,我們還得要學,如何閃開那種很糟的會議,才不會莫名其妙地承擔了一堆責任!

因此,在歷經了許多很糟糕的會議,又背了許多莫名的責任後,現在當我收到會議通知時,我會做幾件功課:

# 問問自己,這個會議對我很重要嗎?為什麼?

# 問問自己,我知道我要為這個會議準備些什麼嗎?帶意見去、還是帶問題去,甚至是帶問題的答案去呢?

# 如果我不知道,我會問問這個會議的召集人。

# 如果我得不到答案,或者我不滿意,我會說 NO !拒絕參加這個沒有必要的會議!

# 因此,我的會議終於開始減少。那些會前沒有 Agenda 、沒有目標的會議,八成會被我拒絕。而且我發現,常常會議召集人也根本不知道要找誰開會,就亂槍打鳥到處邀請人,如果不做功課,就成了被亂槍打中的傻鳥,真的是把生命浪費在無效的會議上了!


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

NHK 製播紀錄片 激流中國 (對岸禁播的哦)

先來個相關資訊

1. 北京堵截日本片紀錄片《激流中國》
2. 激流中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 下載位址
http://fileszone.net/Video_Clips/NHK_China/NHK_China_1.rmvb
http://fileszone.net/Video_Clips/NHK_China/NHK_China_2.rmvb
http://fileszone.net/Video_Clips/NHK_China/NHK_China_3.rmvb
http://fileszone.net/Video_Clips/NHK_China/NHK_China_4.rmvb
http://fileszone.net/Video_Clips/NHK_China/NHK_China_5.rmvb
http://fileszone.net/Video_Clips/NHK_China/NHK_China_6.rmvb
http://fileszone.net/Video_Clips/NHK_China/NHK_China_7.rmvb

再來個線上版


↑ 日本NHK 激流中國 序章 富人與農民工 7 Videos


↑ 日本NHK 激流中國 第1集 喉舌與職責 6 Videos


↑ 日本NHK 激流中國 第2集 青島老人院的故事 6 Videos


↑ 日本NHK 激流中國 第3集 迫近水危機 6 Videos


↑ 日本NHK 激流中國 第4集 圍繞土地問題的攻防 6 Videos


↑ 日本NHK 激流中國 第5集 從西藏聖地尋求財富 6 Videos


↑ 日本NHK 激流中國 第6集 採訪共產黨幹部 6 Videos

<台灣大戲院> 激流中國與沉默台灣

■ 曾韋禎

中 國近來的經濟成長,以及隨之而來的二○○八年奧運,給中國一個大國想像。中央電視台在二○○六年製作了十二集《大國崛起》紀錄片,介紹了葡、西、荷、英、 法、德、日、沙俄、蘇聯、美等諸強權的興衰過程,最後討論到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以及崛起的方向。此系列紀錄片隱然預示了中國的崛起之路。

中國崛起的想像與期待,甚至「溢出」到台灣來。我們從《大國崛起》在台灣備受討論,甚至推崇,可見一二。但是,中國和台灣親中派卻也刻意忽視、遺忘中國是一個充滿內部矛盾的國家。另一部紀錄片《激流中國》所遭受到的待遇,就是個明顯例證。

日 本NHK電視台製播、預計播映二十四集的《激流中國》,二○○七年四月一日首播〈富人與農民工〉,介紹中國第一位擁有法拉利跑車的富豪李曉華、靠特權經營 的廣告公司老闆金波的奢靡生活,對比在天津打工的張建平與杜文海,過年前,沒能力買玩具回去給小朋友;小孩子則在內蒙的寄宿小學中,零下二十度的夜晚,學 校沒暖氣,只好擠在被窩裡取暖。當作文寫到「我的理想」時,全班小學生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想念在異鄉打工的父母。用極強烈的對比,去凸顯中國貧富不均的問 題。

第二集〈某雜誌編輯部 六十天的攻防〉,介紹廣州《南風窗》雜誌編採人員,如何想扮演一個媒體的角色,卻又得配合國家政策的交戰的言論自由問題。

〈青 島養老院的故事〉則是探討拚經濟之下,越來越多子女不願意贍養年老父母的社會現象。以及〈確保北京的水利 迫近水危機〉揭露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問題。〈民訴官 圍繞土地問題的攻防〉談維權運動。〈西藏 從聖地尋求財富〉探討民族衝突和地方黨政角色的問題等。最新一集〈貼身採訪 共產黨 地方幹部〉,以長期和兩個地方幹部緊密接觸的方式,去看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權力運作過程。

《激流中國》播了四集後,引起熱烈回響,卻也引起中國外交部的抗議,認為該片「損害中國形象」,要求NHK停播,NHK停播二個月後,決定復播,並呈現更多「中國政府的立場」。但是中國仍然不滿意,並直接進行網路管控,全面封殺這部紀錄片及相關討論。

但 是,這樣深入探討中國問題的紀錄片,卻鮮見國內媒體的報導與引用。台灣部分媒體與政客眼中的中國,只有美好、富強的一面,毫無缺陷。原本高盛報告所提出的 BRIC(brick,磚塊)四國,也能被國內媒體膨脹為價值相差一千萬倍的「金磚」四國。《激流中國》所呈現的資訊自難透過國內媒體為國人所知。

所幸在網路世界,近來流行起一股《激流中國》串聯風。透過網路的傳遞,我們可以不受媒體的填食,直接觀賞《激流中國》,認識我們更該了解的中國真相。

激流中國官網:http://www.nhk.or.jp/special/onair/chugoku.html

線上欣賞《激流中國》,包括「YouTube」、「台灣玉山長昌台」、「鯨魚影音網」等,都可以搜尋到。

(作者為部落客,《激流中國》串聯發起者之一)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轉貼] 希望閱讀計劃_閱讀, 讓希望看得見

http://www.cw.com.tw/onlinepurse/
在偏遠地區、普遍有青壯人口外移、隔代教養的問題。缺乏書、缺少文化刺激的孩子,幾乎也就喪失了可以因為教育、脫離貧窮的機會。3年前,《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集合了企業的力量,組成希望閱讀聯盟。先從100所鄉鎮小學開始,贈送100本故事書和繪本,開動全省閱讀巡迴車,協助偏遠地區學生閱讀。這個行動,已經可以從一些孩子的身上,看到 閱讀所帶來的改變。


希望閱讀計劃_閱讀, 讓希望看得見 Part1


希望閱讀計劃_閱讀, 讓希望看得見 Part2


希望閱讀計劃_閱讀, 讓希望看得見 Part3



[轉貼] 拒絕政治成為生活和感知的全部 - 胡志強


拒絕政治成為生活和感知的全部 - 胡志強專訪 (2006/12)

2006年12月,也就是事故發生後一個月,台中市市長胡志強接受天下雜誌的專訪,不 只一次表示,他看到民眾所付出的關懷和同情,是那樣的真誠、與毫無保留;它不分藍綠, 也超越了縣市的界線,讓我們重新看見台灣人的良善。


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轉貼] 曾仕強教授-易經與人生

羽廷易理學院 裏有 曾仕強教授-易經與人生 的逐字講可供稿下載哦

gorikoching:《易經》是一本人人皆知卻又深奧莫測的古老經典,臺灣學者曾仕強教授認為《易經》是中 國哲學思想的源頭,看懂了《易經》也就看懂了人生,如何才能看懂《易經》呢?曾仕強教 授又是怎樣開始學習《易經》的呢?


易經與人生 第一段


易經與人生 第二段


易經與人生 第三段


易經與人生 第四段


2007/10/06 曾仕強教授 決策大智慧 精采片段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床頭吵,怎麼床尾合?

原文轉載自 床頭吵,怎麼床尾合?

東吳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廖清碧多年前曾進行一次研究,發現夫妻間最多的爭執與「子女管教」、「婆媳不合」有關,但如果去除子女及長輩的因素,夫妻間最易引發的爭執,多與性、愛、錢三者有關。
【文/劉榮凱】

有的夫妻因吵架,吵到兩敗俱傷,最終揮手說「拜拜」;

有的夫妻卻能愈吵愈相愛,在爭吵中磨合理解,感情指數上升……

不想離婚收場,該怎麼「吵」,才能讓感情增溫?

東吳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廖清碧多年前曾進行一次研究,發現夫妻間最多的爭執與「子女管教」、「婆媳不合」有關,但如果去除子女及長輩的因素,夫妻間最易引發的爭執,多與性、愛、錢三者有關。

「這3個問題,看起來都很實際,但在臨床個案上,反映出夫妻關係打死結的原因,其實多是單方面的『需求』無法被滿足。」廖清碧指出,尤其不論性、愛、錢, 問題的背後都隱藏無形的傳統價值觀,演變到最後,最容易出現的場面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夫妻互不相讓,感情愈吵愈薄。

吵贏你,才不會騎到我頭上?

廖清碧認為,家庭是「愛」的場所,任何爭執和衝突,都應講「情」不講「理」。不過,現代人普遍過於理性思考,遇到衝突時,常急著講道理或辯 贏對方,不少男人或女人甚至存著:「吵架一定要吵贏!不想贏,何必吵?」的想法,或「這次一定要吵贏,下回對方才不會爬到我頭上。」吵到最後,根本忘了當 初吵架的原因,卻在氣憤中沖昏了頭,意氣用事吵到感情破裂。

小事易擦槍走火,所以最好速戰速決,「追求雙贏,而不是戰贏對方,乘勝追擊。」兩性親子專欄作家汪詠黛強調,夫妻吵架,翻舊帳最不可取,但這偏偏又是夫妻爭執最常故意踩的地雷。

兩性溝通專家吳娟瑜也說,夫妻爆發熱吵的導火線,有時和幼年成長經驗有關。因此,吵架時,千萬不要故意踩對方痛處,提及對方不願觸及的話題,以免引來無法被原諒的恨意。以下以夫妻可能爭吵的2個案例,讓專家教你吵完架該怎麼替雙方找台階下,才能讓婚姻更甜蜜。

案例一

明緯脫完衣服、襪子,不但不順手翻過來,還老喜歡隨手亂丟,玫伊一再抗議,明緯覺得老婆「除了囉唆,還是囉嗦」,雙方為同樣問題常爭執不休!

最好的溝通時機

1. 盡量不要在氣頭上,互擲言語利刃,事後難有轉圜餘地。對方疲倦時,也不易有良好的溝通效果。

2. 宜選擇雙方都沒有火氣時,如:晚飯後或睡前躺在床上時,輕鬆聊起此事。

3. 若當下又起衝突,真想脫口而出罵人的話,記得先深呼吸10下,或從1數到30之後再說,較不會說出讓自己後悔的話。

這樣說說看?

1. 以退為進法:老公,我愛你,也很願意替你洗襪子,但你能不能也愛我一下,襪子脫下來時,記得翻個面好嗎?

2. 焦點解決法:你其他生活習慣都是100分,只要記得把襪子翻過來,就是最讚的老公了。

3. 爸爸超人法:兒子愈來愈喜歡模仿你了,多示範一些好習慣,像是把襪子放進襪筒、把衣服放進洗衣籃……孩子養成好習慣,走出去才會受人歡迎。

4. 無可奈何法:哎呀,我也不想這麼囉嗦,可是沒辦法嘛!我只要看到襪子沒翻過來,就會覺得噁心,你能幫幫我解決這個困擾嗎?

案例二

婆婆這陣子到台生家養病,偏偏台生公司正忙,於是請太太負責照顧,讓原本家事、公事兩頭忙的怡庭,又更忙了!周日在家,台生因媽媽幫忙拖地而大發脾氣,覺得怡庭有虧職守,夫妻倆因此大吵一架。

最好的溝通時機

1. 溝通時,宜避開長輩和子女。

2. 瞭解彼此因扮演角色不同,而有不理性的言詞,所以頭腦較清楚的一方,宜避免口出惡言,加劇問題的複雜度。

3. 若再次溝通又爆發爭執,此時,最好有一方不帶情緒地,把想說的話說完就走人,等情緒冷靜下來再溝通。

這樣說說看?

1. 無技可施法:地板很髒我知道,可是最近你很忙,我也很忙,互相怪來怪去也不能解決問題,媽媽也只是想幫我們分擔工作才拖地,你這樣大吼大叫,把媽的好意全毀了。

2. 孝子萬歲法:你孝順父母,我絕對不會阻止你,可是我工作也不輕鬆,我父母也需要照顧,所以拜託你不能把孝順的責任全推給我。

3. 斷尾求生法:你這麼孝順父母,兒女看在眼裡,將來一定也會很孝順你。可是,上了一星期的班,我已經沒力氣了,家事我們就一起做吧。

4. 啼笑皆非法:我承認我錯了,最近忙得一堆家事都沒做,可是不管啦,你要向我說「對不起」,誰叫你剛才對我大吼大叫!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大家健康雜誌》11月號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YouTube秀台灣 影片


Sugarcane Railway。糖鐵舊跡2006/7影像紀錄《YouTube秀台灣 完整影片》
Roger631021:「★看著糖鐵舊軌跡在視線中延伸,漸漸消失於遠方,欣賞其散發出的強烈舊化感與日落昏黃 般的氣氛!短短一部片的時間是不夠述完所有的片段與故事,用簡單靜態方式來紀錄這被乎 略的台灣之美。
★The memory for T.S.C.-passenger railway carriage is also the mutual life firsthand experiences to many people; not only to Taiwan Sugar employees, to those sugarcane growers, but also to many local residents.
★T.S.C. train passing through the time and the distances, it connects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it connects our different memories and fun to Sugarcane Railroads, it connects the different humanities, cultures, and always giving us the same warmness and home town feeling」


更多Roger製作的影片 Roger的頻道 Roger的blog

更多秀台灣的影片 「YouTube秀台灣」短片比賽


CKS memorial Hall 中正紀念堂 _陸軍儀隊換班交接表演


台灣讚啦!!一起秀台灣!


2007保生文化祭(大龍峒保安宮)-YouTube秀台灣完整影片





[轉貼] 請接服務台

小時候,父親是我家附近最先裝設電話機的人之一,我至今仍清晰記得那具釘在牆上,擦拭得光可鑑人的舊盒子以及掛在盒子一邊,閃閃發亮的聽筒。

我個子小,搆不著電話機,只是每當母親對著它講話時,我總是聽得出神。後來我才發現,在那具神奇的裝置,竟住著一個不可思議的人物,名叫"接服務台";她是個無所不知的萬事通,不但能提供任何人的電話號碼,還會準確報時。


某天,母親外出訪友,我和那具住著仙女的黑盒子,首次發生了接觸。當時我正在地下室的工作檯旁玩耍,一不小心拿槌子打在自己的手指上。我痛得差點大聲哭叫,卻因家中並無他人可表同情而作罷。

我一邊吸吮著腫脹的手指頭,一邊在屋內打轉,最後走到樓梯口,一眼瞧見那電話機,趕緊從客廳拖了一張凳子,爬上去取下聽筒放在耳朵上。我朝剛好位在我頭頂的話筒叫喊「請接服務台!」

只聽得幾聲後,一個微細卻清晰的聲音傳入我耳際,「服務台」。

好不容易找到聽眾,我禁不住淚如雨下,對著話筒啜泣著說「我的手指受傷了。」

對方問:「你母親不在家嗎?」

我答道:「只有我一人在?a,」我哭得更傷心了。

「有沒有流血?」她又問。

我說:「沒流血,但手指被槌子打到,很痛。」

「你能從冰箱裡拿到冰塊嗎?」我說可以。

「去取一小塊冰來,把它按在你受傷的地方」,那聲音又說。

從此之後,一遇麻煩我就撥"接服務台";她會告訴我費城的地理位置,幫我解數學題目。我在公園裡抓到一隻花栗鼠,她教我用水果及堅果餵它。後來,我們家的寵物,金絲雀貝蒂過逝了,我撥電話給"接服務台";告訴她這個惡耗。她聽完,跟我說了些大人安慰小孩的話,可是我仍然非常傷心。

我問她:「為何這樣一隻歌聲美妙,且給我們家帶來這麼多歡樂的小鳥,最後落得只剩一堆羽毛呢?」

她一定是感受到了我的哀傷,因為這次她用嚴肅的語氣回答說:「保羅,永遠記住,牠還可以在其他的世界裡唱歌。」

我突然覺得舒服多了。

又有一天,我又打給"接服務台"

「服務台!」耳邊響起那已變得很熟悉的聲音,「請問【FIX】怎麼拼?」我說。

上述事件發生在美國西北臨太平洋的一個小鎮。到我九歲時,我們雖舉家遷居東北部的波士頓市,我卻一直非常懷念我的朋友。由於"接服務台";居住在老家的那個舊木盒裡,我從未想過要去使用那支放在新家客廳桌上的新話機。

後來年歲雖然漸長,幼時在電話機上的種種對話的記憶卻歷久彌新。每當心中產生困惑和不安之時,我總會回想起我那位朋友往日賜予我的安全感,我終於能體會她花在我這位小朋友身上的耐心、寬容和仁慈是何等可貴。

數年後某天,我乘飛機赴西岸就讀大學,途經西雅圖,趁約半小時的等機空檔,我和當時居住在那兒的姐姐通了個電話,之後幾乎是不假思索,我又撥了另一個號碼──老家小鎮的接線生,「請接服務台」我說。

奇蹟似的我又聽到那熟悉、微細、卻清晰的聲音「服務台」

剎那間,毫無預備的我竟聽見自己說,「能不能請你告訴我【FIX】如何拼?」

好長一陣寂靜之後,傳來那依然柔和的聲音,「我想你的手指現在該痊癒了吧?」

我不禁興奮的笑了出來。「真沒料到你仍在這裡工作」我說,「我想你大概無法了解,昔日你對我的意義是如何重大。」

她回道:「我想你大概也無法了解在那段時日,你的電話,對我有多麼重要。我自己未曾生育子女,所以經常盼望你打電話給我。」

我告訴她,這些年來是如何的想念她,並問她以後若回來探望姊姊時,可否再打電話給她。

「你一定得再打給我。」她說:「我叫莎莉。」

三個月後,我再度回到西雅圖。一個陌生的聲音回答說:「服務台。」

我說:「請找莎莉。」

「你是她的朋友嗎?」她說。

我回道:「是的,是非常老的朋友。」

「很抱歉,過去幾年莎莉因為生病,所以一直在上兼職的班,她已在五個星期前去逝了。」

在我即將掛上聽筒之際,她說:「稍等一下,你說你叫保羅嗎?」

「是的」

「莎莉有留言要我轉告你,她把它寫在一張小條子上,讓我唸給你聽。她說:請告訴他,我仍堅信還有其他的世界可讓我們唱歌。他會懂我意思的。」

我謝過她,並掛上聽筒。

是的,我的確明白莉莎的意思。有心或是無心的幫別人一個小忙,也許會佔用自己一些的時間、一些的心力,但是受到恩惠的人卻會感謝你一輩子.......

所以可以為別人服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嗎?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黃越綏談台灣政治 - 看了保證會笑,還是大笑


↑ 10-07-2007 黃越綏 笑談台灣政局 洛杉磯開講 1/3


↑ 10-07-2007 黃越綏 笑談台灣政局 洛杉磯開講 2/3


↑ 10-07-2007 黃越綏 笑談台灣政局 洛杉磯開講 3/3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轉貼] 活出領導力 讓自己發光

領導力不只是職場上重要的能力,其實,在家裡也一樣需要,父母就是一家的領導人。

一九九二年美國總統大選,老布希輸給了柯林頓。布希的孫子當時就讀小學三年級。
選情揭曉的隔天,學校裡,孩子在排隊領營養午餐的時候,老師聽到一個小孩嘲笑他:「輸掉了,你爺爺輸掉了!」

老師看了很心疼,正要阻擋,只見布希的孫子面帶微笑,沒有被激怒,也沒有低頭,從容不迫地說:「我相信柯林頓也會是一個好總統。」

061:「這跟小學讀書時,課本寫 先總統蔣公小時候看魚逆水上游而發奮力志向上是一樣的情況嗎?」


老師聽了好感動,浮上腦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孩子的爸媽教得真好。
我相信,在布希的家庭生活裡,平常談論人事一定不是攻擊、批評,這樣的父母真的活出了領導力。

有一句俗話說:「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
下面這個故事可以凸顯出,父母作為領導人,言行舉止有多大的影響力。
四十多年以前,當時社會上對「性」這個觀念還不太開放。
有一個媽媽想開導女兒「性」是很健康、很好的事情。正在講話的時候,爸爸從身後抱住媽媽。
媽媽把他一把推開,「怎麼那麼不規矩……」,爸爸就被她訓走了。
這時候她還能跟女兒說「性是很健康的……」嗎?她的行為才教了孩子真正的一課。

在工作上,也完全一樣。
多少公司也要求員工要尊重顧客?如果學徒、工人、員工常常受到主管的辱罵,那他們對顧客也會只做表面功夫,不會真正地尊重。
一、用一半的時間領導自己
VISA創辦人哈克說過:「領導人至少要用一半的時間領導自己。」
如果能把自己領導得好,就能領導別人,就能夠活出領導力。
領導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信任」。
一個人有沒有活出領導力,要看他能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那麼,如何贏得信任呢?
一、對他人真正關心和感興趣
做任何事多想想別人,是贏得他人信任的第一個方式。
卡內基台中辦公室最近要搬家,有一位同事特別從台北趕去幫忙,我知道了這件事,走過辦公室遇到他的時候,停下來拍拍他的肩膀,說:「你這幾天真的好辛苦喔!」他聽了也好高興。
很多領導人會說自己很忙、心情不好,沒有那個閒情,其實只要是真心關心,短短一句話也很夠了。
二、設法諒解他人
要能真心諒解一個人,其實是有方法的:如果能夠了解對方的過去,知道他的生活背景對他造成什麼影響,就能諒解為什麼他對某些事會有那樣敏感、強烈、奇怪的反應。
如果對同事一點都不了解,開會的時候、看他處理事情的方法,自己可能會很不同意、很生氣。但是一旦知道他的過去,例如離婚了、曾經受過苦,或者學歷不好,心中那股氣就會消下來,也比較能諒解他,並學習去接受他的行為。
雖然這不容易做到,但唯有如此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三、聆聽別人說話
溝通不是教訓、開導。溝通最好的方法是聽對方講話。
美國參與太空梭製造的洛克威爾公司(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的總裁,每個星期五中午會隨機挑選五個員工一起吃中飯。一開始大家都很緊張,不敢講話,覺得被老闆抽到很倒楣,通通埋頭用餐。總裁也不吭聲,任現場一片靜默。終於有人受不了,開始說話,總裁才問了幾個問題:工作怎麼樣、公司哪方面最好,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問完又不講話,只聽大家回答。
一般主管找員工談話,都是主管講話,要他聽員工說話很難。
不過這個總裁一開始的用意就不是讓員工聽訓,所以寧願保持靜默,也不先說話。幾次之後,員工慢慢放心,被抽到的人都很興奮,因為老闆真的願意聽。
父母也是一樣,如果總是教訓孩子多讀書、要用功、要早起……,很難得到小孩的信任。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全家到野外露營,其他人很早就睡覺了,只有我跟女兒一起去散步。那天晚上,我們坐在營火旁,講了好多心裡話。
我納悶她怎麼突然間對我這麼放開心懷、這麼信任,原來那天我們最像朋友,像朋友般傾聽對方講話。
懂得聆聽的人,容易贏得信任。
四、光靠管理還不夠
一般人會誤以為「領導」跟「管理」是同一件事,其實兩者之間有好多不同。
領導(Leadership)是與「人」有關;管理(Management)則與「制度」有關,像系統、業績、辦法……。這兩個都重要,可是在競爭激烈、變化快速的時候,公司只靠管理上的規定、獎懲辦法並不夠,還需要領導--就是靠「人」,看領導者對人有沒有吸引力。
有一句話把領導跟管理的差別,形容得很好:管理是「to do the things right」,把事情做好、做對;領導則是「to do the right things」,去做對的事情。
所以,管理通常重視處理現在的事情,領導常常想的是未來的經營。
能夠對人多一點關心、信任,就能發揮領導力。
五、接受錯誤,學習教訓
美國強生公司的行銷經理,有一次花了好多錢推出一個新產品,砸下廣告、促銷、活動……,銷售卻始終沒有起色,公司虧損很大。
幾天之後董事長把這個經理找去:「你心理一定不好受,對不對?」經理說:「對啊。」董事長安慰他:「我也曾經擔任行銷經理,當時推出的產品,銷售得比這次還慘,」又說,「同樣的過錯不要犯第二次就好了。」這個行銷經理好感動。
但是故事還沒有結束。這位經理後來成為強生公司的董事長,這故事就是他告訴大家的。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符合「活出領導力」。
每個人都會犯錯,可是一百個犯錯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會冷靜地從錯誤中學到教訓,而且不會再犯?能夠從錯誤中學習的人真的很有福氣,因為他一直在進步。
反過來說,為自己辯護、怪到別人頭上、抱怨經濟不景氣、找藉口……,就不可能進步,更得不到收穫。長時間下來,兩種心態就會造成截然不同的命運。

有一次,和丁松筠神父聊到在光啟社一起工作的事。
以前,我們常去電視公司提案,當有不合理的事情發生或案子被別家公司搶走,同事都會生氣、沮喪。
丁神父說,只有我會樂觀地告訴大家,我從中學到什麼。
這些往事其實我不 太記得了,可是他提起時我心頭一震,因為我在卡內基的這十幾年,既使遭遇到困難、挫折,還是會反問自己從中學到什麼教訓,這也是我很要求同仁的一件事。
如果說我二十年來小有成就,可能也要歸功於這一點--一個領導人要先承認自己也會犯錯,才能幫助別人進步。

以領導力迎接未來
美國西點軍校多年來成功的校友,比方說艾森豪、巴頓、麥克阿瑟……,在校時成績都不是最好的;其他在學校裡功課最好的,反而後來都不太出名。
可見只注重學業成績,並不能夠保證未來有領導力、影響力。
這也剛好是我們現在社會上的問題。
台灣過去三、四十年來,都只注重考試、升學,注重名校、名系,在青少年時期就沒有重視領導力。其實,孩子需要從小開始練習、培養領導方面的興趣,然後慢慢地訓練成為好的領導人。

學界、商界、政界中,有很多很會考試的人,如果他們一直培養領導力,也會是很好的領導人;反過來說,如果只是因為有高學歷、證照資格,那只表示他的專業能力很好,卻不見得是好的領導人。

這次SARS危機帶給我們很好的啟發,這些學醫的人恐怕一輩子也沒有想到自己會那麼需要領導力,讓大家在害怕、絕望、慌張的時候,還願意聽他指揮。
回想當時在電視上看到的,有的人能夠贏得大家的信任,讓我們充滿信心度過危機,可是也有人說的話讓人根本就不想聽,又怎麼領導人?
所以當你能贏得他人的信任時,就已經跨出成功領導的第一步。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轉貼] 鄉下人最嘲笑城裡人的16件事

一、出門「taxi」,乘電梯上七樓的健身房,然後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

二、半夜上網,去歌廳、舞廳,睏了不睡覺。之後失眠,再吃安眠藥。

三、管兒子叫「小兔崽子」,管寵物狗叫兒子。

四、挑最有特色的飯店吃飯,吃最可口的美食,在酒桌上大談肥胖之害。

五、把路邊上植樹的地方用來蓋樓,在家裡栽盆景。

六、鄉下的爹娘哪不舒服不知道,家裡的小狗打了個噴嚏趕緊去寵物醫院。

七、漂亮的女孩們,鞋上有一個小泥點子,一定要用高級的餐巾紙小心地擦掉;口紅淡了一定要補妝,很淑女;可是路邊燒烤攤上從俺農村老家販來的死雞崽子,都賣給了她們。

八、手機裡存了二、三百個電話號碼,沒有一個是鄰居的。

九、酒局多時作無可奈何狀,吃完「酒神」、「力克」等解酒藥,慷慨赴宴如赴死。沒酒喝時打電話:「哎,哥們兒,過來啊,整點兒,我請客……」

十、飯店越來越多,廁所越來越少。廁所的標誌是「此地禁止便溺」。

十一、學生們穿得越來越時尚,上學像放學,放學像上學。

十二、愛情在自己的電腦裡,老婆在別人的電腦裡。

十三、家裡安了防盜門、防盜窗,卻總是丟鑰匙,然後請開鎖高手撬自己家裡的門。

十四、建廣場時,把大樹砍掉,再立12根水泥柱子,建一片水泥的「小木屋」和「樹墩子」。

十五、追求越來越高:謀高級職位、穿高級服裝、住高級住宅、坐高級轎車、吃高級飯店,患高血脂、高血壓。

十六、用排骨餵狗,吃鄉下喂雞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