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內容 轉載自酥餅的blog
酥餅:原文貼於11/14/2006,感謝6/28/2007的大話新聞引用本文讓更多台灣人看到這樣的聲音。
華爾街日報對最近台灣政局有一篇精闢的評論,我把他翻譯出來給大家參考看看。由於版權的問題,我將他改為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
原文網址(需訂閱才可閱讀)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16293697615916027-search.html?KEYWORDS=taiwan&COLLECTION=wsjie/6month
Taiwan's 'Refuse-to-Lose' Crowd
By THERESE SHAHEEN
November 8, 2006
台灣不認輸的一群
華爾街日報表示,台灣政治紛亂的根源不在於陳水扁總統、他的家庭與朋友涉嫌貪污的指控,而在於台灣總統就任六年來的重大改革計畫。要知道,陳總統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位不是來自國民黨這個專制統治台灣半世紀的政黨的總統。所以,毫無意外的,他的改革計畫會遭到還不習慣敗選的既有勢力強勢阻擋。許多觀察台灣的專家稱這些前國民黨官員與親民黨為“不認輸的一群”,他們妨礙許多總統的計畫。
以國防為例,雖然陳總統在將近第二任的時候才處理台灣的國防議題,但是他也在2003年推出了一百八十億美金,有布希政府強力支持的國防預算,然而軍購案一直被擋在反對黨控制的立法院裡。陳總統對台灣政治體制的改革也遭受類似的阻擋,自從蔣介石在二次世界大戰逃到台灣後,台灣就採五權分治體制,五權之間常常有重複之處。在嘗試將體制轉化為更適合現代台灣、更有效率的制度時,一如預期,馬上遭遇目前支持者還掌握大部分政府機關的國民黨的抵制。
華爾街日報認為,在這樣的政治氣候下,毫無意外的,非法使用國務機要費的指控成為不認輸的一群最好的藉口,尤其是在總統夫人吳淑珍被起訴貪污後。當然,任何對公務人員的指控都必須以符合程序正義的方法調查,但是同時也要記住,一些有爭議的支出是用在對台灣國家安全有關的機密外交。當北京在全世界用許多資源想孤立台灣的時候,台灣必須用非常手段經營外交。由於這些手段的機密性,規範相關經費的規定也是模糊不清。由於目前的爭議,堅持透明的預算程序與訂定清楚的規範有可能解開某些經費的機密性。
華爾街日報也表示,陳總統在六年的任期中犯了一些錯誤,他的勝選來自於加速自李登輝時期開始,主權與國家認同運動的授權,但是他可能無法分清大眾對保持台灣認同的支持與正式宣布台灣獨立的渴望以致於在這些議題上忸怩作態反倒成了他的特色。被反對黨控制的媒體也有效的將他塑造成無故挑釁中國的角色,連布希政府都覺得有必要在這方面提醒他。事實是,大部分的台灣國民不希望被北京統治也不希望與其敵對。這對陳總統造成兩難,當台灣人民享受事實上的獨立時,來自中國經濟與武力的威脅也不斷增加。
華爾街日報明確指出,台北的亂局跟政府效能或是貪污的指控關係不大,示威與要求陳總統辭職正是台灣民主還不成熟的明證。與街頭群眾交談發現,有些台灣人民放棄對程序正義與法治這個民主核心價值的尊重。反扁的熱度與強度讓人感覺到在狂熱仇恨的氣氛下,將是暴民而不是程序在主宰。民主的最高目標應該在於保護每一個人的聲音,而不是投射群眾的怒吼,不管那樣的聲音多正義。
最後,華爾街日報認為,一個強大民主的台灣,不只對台灣人民,也對區域與整個世界最有利。在這個成長的關鍵時期,台灣的民主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與鼓勵。但是最終,台灣人民必須決定他們的未來是要用民主程序來決定,還是被佔據街頭的暴民所決定。
Ms. Shaheen, chairman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Taiwan from 2002-04, is an adjunct fellow at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in Washington, D.C.
音樂分享 - 「君がいるから」by 江口一聲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轉貼] 華爾街評論:台灣不認輸的一群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